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说课竞赛(初赛)”活动方案

作者: 时间:2009年03月25日 10:55 点击数: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行教师“说课竞赛(初赛)”活动。

一、竞赛宗旨和总体要求

1.竞赛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规范、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实现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2.总体要求:积极研究高等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改革设计之中;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二、参赛人员

全校教师均须参加此次说课竞赛活动,无故不参加者取消当年职称晋升及评先树优资格。

三、竞赛内容

每次说课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1.课程定位:说明本课程是否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是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支撑或促进作用,是否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等。

2.课程设计:说明本课程是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是否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是否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教学内容:说明本课程是否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否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验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4.教材及相关资料说明本课程是否选用先进、适用教材,是否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是否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拟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阐述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是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6.学习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特性,阐述学习方法,说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如何实施以及预期效果等。

7.教学队伍:介绍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情况,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等。

8.实践条件:实训条件是否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情况等。

9.教学效果:介绍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结果。

10.特色与创新:找出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2~3条。

四、组织领导及竞赛安排

1.本次活动由教务与科研处统一协调指导,以系部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各系部要制定“说课竞赛实施细则”,并认真实施。

2.时间安排:2009年3月下旬~6月中旬,各系部要于2009年5月20日之前,将初赛结果及相关材料报送教务与科研处。

3.竞赛结果的评定工作由学校领导、教务与科研处负责人、系部人员组成的评审组承担。评价项目及评分比例如下: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及相关资料、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方法、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各占9%;说课技艺占10%。

五、奖励办法

1.团体奖根据教研室参加竞赛教师的得分计算平均分。根据团体总分和各单位组织情况,每个系部评出优秀团体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0元。

2.个人奖设一、二、三等奖三个等次(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20%)。一等奖奖励人民币3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2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100元

本方案由教务与科研处负责解释。

教务与科研处

2009年3月22日

Copyright 2019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务处 版权所有